news Center
行業資訊
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
全站搜索
news Center
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
別一提到冷庫排管長度計算就頭大!其實這事兒拆開了揉碎了講,核心就三件事:庫房大小、溫度需求、管道怎么鋪。今天咱不拽專業術語,用大白話把這事兒說明白,順帶手教你避開那些讓人抓狂的坑。
這公式看著簡單,但里面的門道可不少:
面積不是拿房本上的數字直接套!得算實際使用面積——比如貨架占的地方、通道空間這些都得扣掉。
系數是關鍵變量:低溫庫(-18℃以下)和高溫庫(0℃左右)用的系數差一倍!比如100㎡低溫庫可能得按0.8-1.0的系數算,高溫庫可能0.4-0.6就夠。
管距別死記硬背!頂排管和墻排管間距不同,貨架區和非貨架區間距也不同,一般頂排管間距30-50cm,墻排管20-30cm。
場景1:小型冷庫(20㎡以下)
直接套公式:長度=面積×1.2(低溫)或0.6(高溫)。比如5㎡低溫庫,排管長度≈6米。但注意!這種算法默認層高3米以內,超過的話得加權。
場景2:中型冷庫(20-100㎡)
這時候得考慮分區了!比如冷凍區、冷藏區、緩沖區,每個區單獨算系數。舉個例子:30㎡冷庫,冷凍區占20㎡用系數0.9,冷藏區10㎡用系數0.5,總長度=20×0.9÷0.4(管距)+10×0.5÷0.3≈45+16.7=61.7米。
場景3:大型冷庫(100㎡以上)
這時候得玩“疊加buff”了!除了基礎公式,還要考慮:
貨架類型:立體貨架需要加密排管,系數得加0.2-0.3
開門頻率:頻繁進出的庫房,系數得再乘1.1-1.2
保溫材料:聚氨酯板庫房系數可減0.1,擠塑板得加0.15
別信“一刀切”算法:網上很多表格直接給系數,但沒告訴你適用場景。比如某網紅公式說“長度=面積×0.7”,結果用在高溫庫剛好,低溫庫直接翻車。
管徑選錯全白搭:管子太細(比如Φ16)雖然省錢,但結霜快、效率低;太粗(Φ38)又浪費空間。一般低溫庫選Φ25-Φ32,高溫庫Φ19-Φ25。
忽略彎頭損耗:每多一個彎頭,阻力增加5%-8%!算長度時得預留10%-15%的余量。
畫草圖:用A4紙畫個庫房平面圖,標出貨架、門、柱子位置
標管距:用不同顏色筆標出頂排管、墻排管、貨架區的間距
套公式:按場景選系數,算完總長度再除以單根管長度(一般6-8米),得出需要多少根管
冷庫排管長度計算這事兒,說白了就是“因地制宜”。別指望套個公式就能包打天下,得結合實際場景靈活調整。要是看完還迷糊,教你個絕招:找廠家要案例!一般正規廠家都有同類型項目的實測數據,比自己悶頭算靠譜多了。
冷庫制冷設備一體機組到底是啥玩意兒?說白了,它就是冷庫的“心臟打包套餐”。傳統冷庫得分開買壓縮機、冷凝器、蒸發器、節流閥...
查看全文冷庫制冷機組有哪些不同的類型,該怎么選?這問題聽起來有點專業,但別擔心,我在這兒干了十多年,見過太多實際案例了。不同類型...
查看全文如果你開過超市、倉庫或經營過食品廠,可能好奇過冷庫里那些嗡嗡響的大機器咋把溫度降到冰點的吧?別急,今天咱用人話拆開嘮嘮它...
查看全文嘿,大伙兒!要是你正發愁冷庫制冷一體機選啥品牌靠譜,那可來對地方了。作為在制冷行業混了十多年的老炮兒,我親自上手測過一堆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