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行業(yè)資訊
共建智能冷鏈生態(tài) 為冷鏈未來賦能
全站搜索
news Center
共建智能冷鏈生態(tài) 為冷鏈未來賦能
冷庫排管長度計算這事兒,說簡單也簡單,說復雜能繞暈一幫老師傅。今天咱不整那些云里霧里的專業(yè)術語,直接上干貨,手把手教你算明白。
第一步:摸清冷庫的“底細”
先得知道冷庫長寬高,這可不是隨便量量就行。庫房凈高得扣掉頂板厚度和地面保溫層,比如5米高的庫房,實際算排管可能只剩4.8米。庫房形狀也得留神,長方形的排管布局和正方形完全兩碼事,異形庫更要畫個立體圖仔細琢磨。
第二步:算總負荷別拍腦袋
冷庫大小、存啥貨、開門頻率都影響制冷量。舉個例子,存凍肉的冷庫和存鮮花的冷庫,每立方米需要的冷量差著兩三倍呢。總負荷算不準,排管長度就是瞎扯淡。這時候得掏出計算器,套公式:總負荷=體積×單位體積熱負荷×安全系數(shù)。安全系數(shù)一般留1.1-1.3,別省這點余量。
第三步:排管“身價”要算清
不同材質(zhì)的排管傳熱系數(shù)差老遠。鋁排管傳熱快,但價格也辣手;鋼管實惠,可得多鋪點。比如同樣100㎡的冷庫,鋁排可能150米就夠,鋼管得奔200米去。這時候得掏出供應商給的傳熱系數(shù)表,對著算。
第四步:公式套用有門道
核心公式來了:排管長度=總負荷÷(排管傳熱系數(shù)×溫差)。溫差取設計溫差,凍庫一般-18℃,蒸發(fā)溫度-25℃,溫差就是7℃。重點來了——這個公式得拆開揉碎了用。比如遇到多層貨架的冷庫,得按層分段計算;有風道的庫房,還得考慮空氣循環(huán)效率。
實戰(zhàn)案例:300m3凍庫算筆賬
假設存凍肉,單位負荷取40W/m3,總負荷=300×40=12000W。用鋁排管,傳熱系數(shù)算8W/m·℃,溫差7℃,排管長度=12000÷(8×7)=214米。但實際得考慮管間距,間距太小容易結霜堵死,太大又浪費空間。這時候老法師會告訴你:頂排管間距30cm,墻排管25cm,地面排管得加密到20cm。
避坑指南:這三個雷區(qū)別踩
別用理論值硬套老庫改造,原有結構可能限制排管布局
南北氣候差異大,南方庫得加10%余量對付回南天
變頻機組和定頻機組對排管長度要求不同,變頻的能短5%-10%
進階技巧:動態(tài)調(diào)整法
新手總想一步算準,其實可以分兩步走。先按理論值鋪80%排管,開機實測降溫速度。如果2小時降不到-18℃,說明排管不夠,再按每延長10米降0.5℃補裝。這招對付異形庫特別好用,比坐在辦公室拍腦袋強百倍。
算排管長度就像給冷庫穿衣服,太大浪費材料,太小不夠保暖。照著這四步走,保你算出來的長度,施工隊看了都挑不出毛病。要是還拿不準,直接掏出手機拍張庫房照片,發(fā)給設備廠家的技術,他們天天算這個,比算命先生還準。
冷庫制冷設備一體機組到底是啥玩意兒?說白了,它就是冷庫的“心臟打包套餐”。傳統(tǒng)冷庫得分開買壓縮機、冷凝器、蒸發(fā)器、節(jié)流閥...
查看全文冷庫制冷機組有哪些不同的類型,該怎么選?這問題聽起來有點專業(yè),但別擔心,我在這兒干了十多年,見過太多實際案例了。不同類型...
查看全文想知道冷庫制冷機組全套都有啥?說復雜也不復雜,說白了,就是一套讓冷庫凍起來的"心臟"系統(tǒng)。少了哪塊"肉",這心臟就跳不順...
查看全文想知道冷庫里呼啦啦制造冷氣的"大功臣"叫啥名?這行當可沒啥統(tǒng)一的花名,但按主要工作方式分,常見的有這幾大類:活塞式壓縮機...
查看全文如果你開過超市、倉庫或經(jīng)營過食品廠,可能好奇過冷庫里那些嗡嗡響的大機器咋把溫度降到冰點的吧?別急,今天咱用人話拆開嘮嘮它...
查看全文嘿,大伙兒!要是你正發(fā)愁冷庫制冷一體機選啥品牌靠譜,那可來對地方了。作為在制冷行業(yè)混了十多年的老炮兒,我親自上手測過一堆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