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知識分享
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
全站搜索
news Center
共建智能冷鏈生態 為冷鏈未來賦能
直接說結論:建冷庫存水果**能賺錢**,但賺多賺少得看選址、運營和市場需求。有人靠錯季銷售年入百萬,也有人因冷庫空置虧本退場。想入局?先摸清門道再行動。
水果是典型的“嬌氣貨”,爛在地里沒人收是常事。冷庫的作用就是**延長保鮮期**,把旺季賣不出去的貨囤到淡季賣高價。比如荔枝5月批發價8元/斤,存到春節能賣到25元/斤,這一倍的差價就是利潤。
建冷庫的成本分三塊:
1. **硬件投入**:100噸冷庫約20萬(含設備),政府可能有30%補貼; 2. **運營費用**:每月電費+人工+維護≈3000元; 3. **損耗風險**:水果入庫前預冷不到位,腐爛率直接飆到20%。真正要命的是**空置率**。如果周邊果農沒儲存需求,冷庫變“鐵盒子”,年回報率連5%都保不住。
選對地方等于成功一半:
- **優先產區**:離果園近能省運輸成本,但需搶收購季; - **靠近批發市場**:走貨快但租金貴,適合資金充裕的玩家; - **冷鏈樞紐附近**:能接入大物流網,但前期調研要半年起。有個老板在蘋果產區建庫,結果當地果農習慣“現摘現賣”,冷庫空了一半,現在改存土豆了……
1. **技術坑**:以為買便宜設備省錢,結果溫度波動大,櫻桃裂果賠了8萬; 2. **合同坑**:和果農簽“保底價收購”,結果豐收年市價暴跌,被迫虧本收貨; 3. **政策坑**:建庫后才發現土地性質是耕地,補辦手續又搭進去10萬。
想試水?試試**輕資產模式**:
- 和現有冷庫合作,租倉位囤貨; - 加入水果經銷商的“倉儲聯盟”,分攤成本; - 專攻小眾高價水果(如車厘子、山竹),錯季溢價更高。冷庫不是暴富神話,本質是“辛苦錢生意”。每天凌晨3點接貨、盯著溫濕度表、和果商斗智斗勇……如果只想當甩手掌柜,勸你趁早打消念頭
咱干冷鏈、果蔬批發或者開餐館的,手里那個溫度在0到5度晃悠的冷庫,那可是蔬菜保鮮的黃金地帶啊!這個溫度區間,專業點叫冷藏...
查看全文哎喲,冷庫這地方,那可是細菌、霉菌的“度假村”!又冷又濕,普通消毒劑進去根本施展不開拳腳,搞不好還傷設備,甚至污染食材。...
查看全文